從6月7日市生態環境局召開的2021年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臨滄市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水環境、大氣環境、城市聲環境、輻射環境持續得到改善。 水環境方面。2021年臨滄市瀾滄江和怒江兩大水系22個監測斷面中,Ⅰ~Ⅱ類水占比為81.8%,兩大水系水質評價結果均為優;臨滄市中心城市中山水庫、鐵廠河水庫、鴨子塘水庫3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為優;臨滄市7縣16個縣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符合Ⅱ類及以上水環境質量標準,水質狀況為優。 大氣環境方面。臨翔區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364天,達標357天,優252天,良105天,優良天數比例98.1%;7縣城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343~361天,優232~275天,良53~123天,優良天數比例89.9~99.4%。 城市聲環境方面。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62.4分貝,低于國家標準7.6分貝;8縣(區)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范圍為55.9~65.2 分貝,均低于國家標準(70分貝)。臨滄市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為50.6分貝,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等級為二級,評價為“較好”; 8縣(區)城市區域聲環境晝間平均等效聲級范圍為46.6~53.0 分貝,區域環境噪聲總體水平等級耿馬、鎮康、云縣為一級,評價為“好”,其余5縣區均為二級,評價為“較好”。 輻射環境方面。8縣(區)城區飲用水中總放射性活度總α測量結果在0.0004-0.071Bq/L范圍內,總β測量結果在0.008-0.097Bq/L范圍內,飲用水中總放射活度測值均低于《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規定的限值標準。 2021年,臨滄市著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中心城市臨翔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省級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要求,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省級考核目標要求,年內未發生土壤污染事件以及因疑似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且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