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熱,電廠,沙漠,光伏,塔機 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1時,“一帶一路”國家重點工程項目——迪拜950兆瓦光熱光伏電廠項目集熱塔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據悉這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光熱光伏電廠,封頂的集熱塔也是全球最高、最大、結構最復雜的集熱塔。
![]() 迪拜950兆瓦光熱光伏電廠集熱塔封頂 劉昱希 攝
由上海電氣EPC總包、中建三局二公司施工總承包的這一項目,建成后每年將產生70萬千瓦清潔電力,并配備世界上最大的儲熱能力,能夠為迪拜27萬多家住戶提供清潔電力,每年減少140萬噸碳排放量。
“迪拜光熱電廠集熱塔總高度260米,222米以下為混凝土結構,222米以上為集熱器,結構部分混凝土量18000立方米,是全球工藝最復雜、技術難度最高的集熱塔。”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分公司迪拜光熱項目指揮長顧冬介紹。
迪拜當地常年高溫,夏季室外溫度達60攝氏度以上,冬季晝夜溫差大。在沙漠腹地,溫度的影響因素被成倍的放大,給采用滑模施工工藝、滑模連續施工的混凝土凝控和溫控帶來極大挑戰。
此外,該集熱塔51米以下為方形結構,51米到82米為變截面段,82米到222米為圓形。解決直徑24.8米、可自由截面變換的滑模平臺設計和制造問題,對于采用滑模施工工藝的光熱造塔團隊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為了在惡劣環境中完成復雜施工,中建三局二公司自主研發了被稱為“沙漠造塔機”的集熱塔滑模平臺。“沙漠造塔機”自重200噸,由64臺短行程液壓千斤頂構成。千斤頂荷載達6噸,按大小進行排布,既能同步提升,又能適時變形移位。
![]() 迪拜950兆瓦光熱光伏電廠集熱塔 劉昱希 攝
為了讓滑模平臺這架難以馴服的“龐然大物”正常運轉,項目技術團隊想了很多“竅門”,前后攻克了六大“硬核”技術:變形變徑滑模平臺不間斷施工技術;大直徑滑模平臺精確同步頂升施工技術;超高溫條件下滑?;炷临|量控制技術;筒壁預埋預留復雜滑模施工技術;高空大跨度、預應力大梁施工技術;大體積、大跨度滑模平臺安裝、拆除技術。
“為了保證不同工況、不同環境下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和施工安全,項目針對同一強度混凝土,進行了多達50種配合比試驗,以保證混凝土質量;項目技術團隊常常工作到深夜,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一定要破解難關。”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分公司總工程師張鳳舉說,正因為有如此較真的技術團隊,才讓整個“造塔”最終順利拔高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