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家,省級,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收歸,國網,400億,年 近日,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綜能”)發布關于重組27家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資產的公告。據該公告顯示,2020年,25 家省電力公司將其持有的省級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無償劃轉至國網綜能。此外,國網綜能對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西藏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進行了增資擴股,至2020年末,與27家省綜合能源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系并實現了對其并表。
據國際能源網記者了解,本次資產重組涉及公司共計 27 家,標的資產為國家電網下屬省電力公司子公司,上述各主體均存在關聯關系,上述資產劃轉事項均已履行公司內部相關程序。 “國網系超級航母”即將起航 據了解,國網綜能成立于2013年1月,前身為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金47.68億元,是國家電網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國家積極倡導的節能環保與能源高效開發利用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 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一種新型的、為滿足終端客戶多元化能源生產與消費的能源服務方式,國家電網一直將其作為第二大主業積極建設。 國家電網計劃今年上半年內完成與9家試點單位綜合能源公司的工商變更登記、機構配置和人員調配等工作,今年年底前推廣試點經驗,完成與其他省綜合能源公司的資本紐帶關系建立工作。 這意味著,自2020年1月6日國網綜能服務集團成為國網江蘇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第二大股東之后,也將與另外25家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系,超級綜合能源服務軍團正在加速形成。截至2020年底,已有25 家省電力公司將其持有的省級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無償劃轉至國網綜能: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省級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均以不低于40%股權轉讓至國網綜能。如今,隨著國網綜能服務集團與其余25家省綜合能源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系的正式啟動。除了國網西藏電力公司之外,國網旗下省級電力公司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均已劃撥至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國家電網在綜合能源服務這個潛在的萬億級新興業務領域將形成合力,“國網系超級航母”即將起航。 資產重組旨在形成合力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戰略規劃,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2025年要實現800億元營收,成為行業主要推動者,2030年營收突破3000億元,成為綜合能源服務行業示范引領者。這意味著國網綜能2025年到2030年之間,平均每年營收要超過400億元。
國際能源網記者從國網綜能發布的財務數據中心可以看出,2020年國網綜能總營收達到280億元,僅27家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收入綜合達到了116.57億元。其中,2020年國網綜合能源服務實現營業總收入 188.57 億元,主要是由于合并各省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項目來源增多。在記者看來,以目前的發展來看,如果沒有資產重組,僅憑國網綜能要想實現年均收入超400億元是難度相當大。這也說明國網綜能與各省綜合能源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系是國網綜能改革攻堅和轉型發展的關鍵舉措。 除此之外,國際能源網記者認為,國網綜能重組27家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最重要原因在于,重組之后即可以避免省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與國網綜能在內部形成同業競爭,同時也加速國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整體發展,無論對于哪一方都是百利而無一害。 國網做綜合能源服務也有短板 綜合能源服務需要電、氣、油、熱、水及信息化等各領域的人才,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擁有包羅萬象的人才隊伍,國網公司也不例外。雖然國網公司與其他綜合能源服務商相比有資金、規模和完善的電力產業鏈的技術優勢,但也不意味著其他參與綜合能源服務的企業沒有機會分一杯羹。
綜合能源系統的各個環節包含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特征等多項功能的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系統,就某一單一的技術領域,國網公司的實力可能不如專門從事相關技術服務的公司。 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對于國網公司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國際能源網記者推測,國網會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與其他企業廣泛展開合作,各個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實現綜合能源服務的目標。 這一點從2019年6月28日,由國家電網公司發起,聯合南方電網、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投、國家能投、中節能、中電建、中能建、中國建科院、清華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華為、阿里、騰訊、格力、海爾、協鑫、寧德時代、北京熱力集團等21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的行動就可推算出,國網并不是要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吃獨食”。 所以盡管此次國網把各地方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統一到綜合能源服務集團公司門下,形成了行業“巨無霸”式的公司,但其他從事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企業也不要過于擔心自己的市場份額會被國網全部搶走。 畢竟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是一片及其廣闊的市場,這片“藍海”中不會只有國網一艘“航母”,也會有其他“油輪”、“渡輪”甚至是“小帆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