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Vygon Consulting咨詢公司分析師伊萬·季莫寧對衛星通訊社表示,輸送到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可以全部轉到亞太地區,但是為此需要發展出口基礎設施。 俄分析師季莫寧稱: “目前向歐洲輸送的俄羅斯天然氣可以全部轉到亞太地區,但需要積極發展出口基礎設施,建設新的天然氣管道和液化天然氣工廠,這也需要時間。” 他補充道,俄羅斯天然氣轉向亞洲不僅是由于歐洲消費者想要放棄來自俄羅斯的碳氫化合物原料,而且也有市場因素。 專家指出,2025年前,全球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一半以上將在亞洲國家,主要是中國和印度。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將比目前水平增加約1600億立方米。 季莫寧表示,例如,鋪設“西伯利亞力量”管道用了5年時間,大型液化天然氣工廠也需要差不多這么長的工期。他總結說,“為了通過實施新項目來保持俄羅斯出口量,現在就必須著手做這件事情。” 亞洲市場將在5-7年后成為俄氣公司的主要市場 阿爾法資本公司投資組合管理經理德米特里·斯克里亞賓對衛星通訊社表示,亞洲可能在5-7年后成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主要出口市場。 他說:“亞洲市場將在5-7年后成為俄氣公司的主要市場。俄羅斯總統普京已指示政府在6月1日前提交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包括在東西伯利亞大規模發展天然氣管道系統的建議,以面向中國市場引導天然氣出口。 我們估計,中國目前每年消耗天然氣約3500億立方米,同時能源平衡的大部分(約70%)仍然是煤炭。” 他說:“我們估計,在未來10年,如果積極使用天然氣代替煤炭,天然氣消費量可達到每年1萬億立方米。” 目前,俄羅斯通過“西伯利亞力量”長輸管道向中國供應天然氣。該管道從2019年底開始供氣,2020年的供氣量達到41億立方米。供氣量計劃每年增加,到2025年達到380億立方米的設計輸氣能力??紤]到2月份簽署的新合同,“遠東”路線的對華總輸氣能力可達到480億立方米。 此外,“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正在設計中,其計劃建設一條經蒙古國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年輸氣能力500億立方米。 |